台灣企業 想傳子多過傳賢

2016-11-26 聯合報 孫中英

東、西方家族企業「富過三代」的比率,似乎都不高。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服務營運長郭宗銘,引用美國布魯克林家族企業學院所做調查,發現西方家族企業自第一代成功傳承到第二代的比率僅三成,東方家族企業更低,只有百分之十五;東、西方家族企業傳到第三代比率都只剩一成多,各為百分之十三及十二。

郭宗銘說,家族企業傳承風險大,很多是第一代企業領導人不想交班,有些則是第二代不想接班。家族企業傳承時,不止是要傳承資產,更重要的是創業精神及家族文化的傳承,但很多家族企業都做不到。

台灣上市櫃企業中,超過七成四都是家族企業,第一代台灣家族企業領導人平均年齡超過六十歲,正面臨傳承問題,但台灣許多家族領導人面對傳承接班,態度仍不明。

郭宗銘說,根據資誠最新調查顯示,本年度受訪的台灣家族企業中,「只有百分之九」已有明確的接班計畫,遠低於資誠在全球市場調查,已有百分之十五家族企業擬好接班計畫。

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研究發現,西方家族企業平均壽命約廿四年,但東方企業(除日本之外)更短,大概只有十三年,有趣的是,日本擁有全球最高、高達兩萬多家的「百年企業」,日本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也高達卅年。

郭宗銘說,日本企業傳承相對其他國家成功,主因有一個獨步全球的「續養子」制度,即家族企業即使生女兒,但會找優秀的經理人當女婿,將家族企業傳承給沒有血緣的外人,以維持家族企業永續經營。

郭宗銘說,根據資誠調查,台灣家族企業有高達百分之五十八的比率,仍想將企業的「經營權與所有權」都交給下一代,但全球家族企業想做類似傳承的比率、僅百分之卅九,顯示台灣大多數家族企業在傳承的選擇,仍是「傳子」多過傳賢。

Contact us

楊 証凱

媒體聯絡人, PwC Taiwan

Tel: +886 2 27296666, x26610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