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新將產能紀錄數位化 邁向智慧製造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 指導

隨著產品週期越來越短,許多廠商對交貨時間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禾新在面臨產業升級的挑戰之下,使用SMB智慧機上盒搭配無線模組,管理者可於遠端即時監控產線狀況,透過分析大量生產紀錄,即時產出機台效率。

模具的優劣是產品品質極為重要的關鍵,舉凡塑膠射出衛浴用品、工業用的螺絲螺帽、大型汽車鈑金等,有了優質的模具,再搭配精湛的製程技術,才能充分凸顯產品的商業競爭力。

成立於1976年的禾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金屬沖壓零件的生產,服務行業有消費電子、電信、汽車、門鎖、緊固件、航空、醫療應用和其他五金行業等,截至目前為止,禾新已成功為國內外客戶開發了五千多副模具。但隨著電子業、3C、汽車等產業的產品週期越來越短,許多產品廠商對零件外包商交貨時間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禾新在面臨產業升級的威脅與挑戰之下,決定展開數位轉型的步伐,以因應全球智慧製造的浪潮興起。

導入數位工具統計產能
分析生產紀錄,即時反饋機台狀況

禾新總經理李啟榮指出,原物料(鋼捲)經過模具沖壓成形的成品,需要詳細統計產能,早期的做法是技術人員早上先將機器的計數器歸零,然後下班前再逐一紀錄每台設備的數字。然而,只要有人為疏失,例如早上忘了歸零,產能統計就會發生錯誤。即使錯誤不常見,但生產流程一關接一關,只要數據不準確,就可能導致來料比排工還多,生產排程就會大亂。

雖然了解自家產線的生產過程存在既有問題,禾新卻始終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直到大約七年前,本身了解程式撰寫,具有IT背景的李啟榮與公司擁有開發自動化解決方案專才的員工共同合作,展開公司的數位化轉型,決定導入I/O卡(Input/Output,可為資訊處理系統輸入與輸出訊號或數據),以此紀錄機台的訊號並且監控紀錄。

在使用I/O卡兩年多之後,禾新就開始尋求更好的I/O裝置,在金屬中心的協助下,改用廠商提供的機上盒(Smart Machine Box,SMB),搭配無線模組,將訊號丟到伺服器,管理者可於遠端即時監控產線狀況,透過分析大量生產紀錄,即時產出機台效率。

相較於I/O卡,機上盒裡面的I/O系統及無線模組,可以避免機器的油氣侵蝕。除了紀錄訊號外,也能反饋機台狀況,如異常狀態、維修、生產等不同的狀況,成為檢測設備跟生產機台間溝通的橋梁。此外,系統可以建構用戶需要的使用者介面(UI),展示用戶需要的數據,而且提供非常完整的教學,讓會寫程式的李啟榮大展身手,將機上盒的功能發揮得更好。

以往禾新若想知道過去的機台稼動率,或是有無異常狀況時,需用人工方式計算。現在透過機上盒可以看到精細的資料,如機台稼動率40%提升到67%,而且預估生產時間更加準確,包括產量、生產速度的計算,都可以用過去累積的數據來估算。

李啟榮表示,在導入機上盒的過程中,需考量人員配合的意願,並且讓現場人員慢慢熟悉操作。此外,現場人員難免覺得受到監控而有心理壓力,所以管理者需與員工溝通,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先讓現場人員感覺到系統對自己有幫助,再來討論如何改善工作現場,比較不會產生誤會。

透過模具雲平臺分享
促成技術及業務交流

在機上盒陸續運作後,現場人員無需一直盯著機器,也培養確實回饋數據的習慣。前臺會輸入預計產能,並且預估完成的剩餘時間,作業人員如果看到速度超過預期,也會更有成就感。管理層得到更清楚的資訊,有助於分析問題,找到解決方案,無須再一一詢問追蹤。

機上盒建置加強了即時生產狀況的可視性,藉由分析生產時產生的大量數據,為模具或是機台狀態提供優化參數,利用數據數位化比對不同生產參數下的生產狀況是否有造成改善。當成功的數據案例出現後,就可以創造更加優化的製程,將此優化內容展示分享,成為禾新與業界互動及宣傳自家商品的機會。

由金屬中心建置的「臺灣智慧模具雲」提供了平臺,讓模具產業的業者們能彼此分享模具開發製成的生產成果,禾新目前也是「臺灣智慧模具雲」平臺的成員之一。李啟榮表示,模具雲除了協助業者開發模具外,還能提供技術交流,一旦公司解決了某個技術問題,或是設計出某個突破性的產品,就可以上傳到平臺,平臺會加以分類,讓製造業者、材料廠商和供應商都能快速搜尋自身所需的資訊。

模具雲的上傳格式特別針對模具業來設計,例如,將模具細節的表單(如壓力數據)變成資料庫,能讓業者看到關鍵資訊而完成媒合。2021年2月日本業者來臺尋求國內廠商合作電動車零組件代工需求,就是透過模具雲找到禾新國際並與之合作,預估為其增加每年至少新台幣2,000萬元的營收。

李啟榮指出,金屬沖壓模具業許多公司都還停在傳統型態,要推廣數位轉型有其困難,如果能把模具相關技術資訊轉移到模具雲上,有了結構性資料庫,就會有共通的語言,資料量累積越來越多,就會更有價值。

觀察機上盒導入後的實質效益,李啟榮認為可以分成「改善」與「增加」兩部分。過去龐雜的資料透過自動化管理,報表整理時間大幅縮短,生產時程與人力花費有了立即的改善。

目前禾新的機上盒紀錄區隔是一分鐘紀錄一筆,且隨時可以依照設備需求增加或縮短,龐大的生產數據配合其他的分析因子,例如環境溫度、照明、月份、每日作業員出席率、原物料投入時間等,皆可藉由數位輔助工具進行資料探勘,進而發覺過去未曾思考過,會影響生產數量的因素,透過數據分析調整,一方面降低錯誤成本,另一方面也就增加了生產效益。

除了直接影響的實質效益,數位轉型也帶來無形的效益,例如企業形象的提升,搭配數位工具的管理力,較容易讓客戶對企業產生信心,提高合作成功機會。禾新意識到,透過數位整合讓客戶可以直接了解產品生產狀況與進度,將是未來數位轉型重點方向之一,尤其海外客戶占有一定比例,若能提供客戶可查詢重要資訊的平臺(例如可即時查詢庫存狀況、生產進度等),則可減少業務人員每天處理客戶詢問郵件的工作量,讓傳統製造產業逐漸走向類似網路電商的經營模式。

李啟榮最後建議,企業如果要做數位轉型,對應窗口不只要對數位技術、程式規劃有概念,還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如果由高階主管主導更好,因為需要做很多決策。數位轉型是無形的資產,如果沒有相關背景,會難以評估成本及效益,如維修或教育費用,所以考量轉型成本和風險效益,最有保障的方式,就是階段式轉型,一步一步嘗試調整,透過達成各階段的轉型目標,逐步證明數位轉型的好處。

數位轉型策略 禾新國際於產線配置SMB智慧機上盒,以管理機台效率

本案例數位轉型3階段

找到痛點:
生產流程仰賴人工作業,只要人為疏失造成數據不準確,就可能導致來料比排工還多,排程就會大亂。

數位工具:
使用機上盒(SMB)搭配無線模組,可於遠端即時監控產線狀況,透過分析大量生產紀錄,即時產出機台效率。

轉型成果:
透過機上盒可精準掌控產量、生產速度等數據,管理層可藉此分析問題,找到解決方案,無須再一一追蹤。

關注我們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with an asterisk(*)

By submitting your email address,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the Privacy Statement and that you consent to our processing dat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vacy Statement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transfers). If you change your mind at any time about wishing to receive the information from us, you can send us an email message using the Contact Us page.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