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雞舍 寶奇開啟機能蛋藍海市場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 指導

2017 年臺灣雞蛋出現食安危機,寶奇生技董事長黃志博卻在危機中看見商機,從蛋雞的飼料及養殖方式著手,推出獨特的機能蛋,還協助傳統雞舍轉型,改善養殖環境及技術,進一步幫助業者提升管理能力。

依據農委會統計,國人平均每人每年吃 300 顆雞蛋,幾乎是一天一顆,2020 年全國雞蛋產值約新臺幣 232 億元,由此可見雞蛋在臺灣食材市場的重要性。近年國內卻不斷傳出雞蛋食安問題,2017年 4 月的戴奧辛蛋事件,造成彰化鴻彰蛋場三萬隻雞全數撲殺、雞蛋全數銷毀;2017 年 8 月的芬普尼蛋事件,範圍更是擴及全臺。

三年前,寶奇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志博看見此一情形,決定投入雞蛋市場,希望能提升臺灣雞蛋的品質及產業形象,更希望藉由數位轉型的過程,改善臺灣蛋雞業者的營運模式。

利用大數據分析找出切入點
鎖定機能蛋的藍海市場

「品種、營養、管理是畜牧業及養殖業的三大重點。」黃志博在選擇品種時,利用大數據分析找出雞蛋市場的切入點,發現白蛋的比例高達七成,紅蛋只占三成,機能蛋的市占率不到 1%,因此鎖定紅殼機能蛋的藍海市場。

市面上雞蛋品種比例懸殊,原因在於白色蛋雞容易飼養,大型蛋商較易規模化經營,所以白蛋成為市場主流。雖然紅蛋成本較高,但正因如此,才能做到差異化經營。至於營養方面,則要從雞蛋的生產源頭,也就是蛋雞的飼料及養殖方式著手,才能做出獨特的機能蛋。

黃志博十年前在飼料公司擔任總經理時,與中興大學合作微生物生態養殖技術,研發雞隻專用的微生物,以此替代抗生素,添加到飼料中,不但加強雞隻的免疫力,也提高雞蛋的營養品質。

微生物飼料添加劑為寶奇的核心競爭力,除了提供雞隻所需澱粉及蛋白質的玉米、黃豆粉等基礎飼料成分(占 80%),更添加 20% 不同配方的營養素,例如因應不同營養需求,加入金盞花、DHA、蝦紅素或硒、鎂等微量元素,讓雞蛋不再只是蛋白質供應源,還含有高量特殊的營養素。

協助傳統雞舍轉型
創建智慧雞舍,改善養殖環境及技術

黃志博指出,想要凸顯機能蛋的價值,得先從養雞場做出改變,唯有創新的養殖理念,才能切入傳統產業鏈,轉戰雞蛋的藍海市場。然而每個師傅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最大挑戰在於如何跟雞農溝通理念,改變既有的養殖管理方式。

寶奇生技不只找養雞場合作,還協助傳統雞舍轉型,改善養殖環境及技術,進一步幫助業者提升管理能力。合作過程,寶奇生技協助養雞場將基礎設施科技化及自動化,包括感測模組、監控攝影機、控制箱(用來監控水質、微生物含量、環境生菌、空氣、糞便、H2S 硫化氫和氨氣監測)、降溫設備、通風設備、自動給水系統、自動排糞、拖糞系統等,協助有心轉型,卻不知如何著手的雞農走上數位轉型之路。

寶奇生技為了推廣機能蛋,在物流及通路方面,也做出許多變革。寶奇生技目前有六臺自有物流運輸車,從養雞場到寶奇的長途運輸,以及將產品送到客戶手上的區域小運輸,都會先使用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運輸管理系統(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TMS)的數據,讓物流人員依照電腦演算的優化路線,做最有效率的配送,車輛的清潔與消毒也都有完整紀錄。掌握運輸資訊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避免蛋源交叉汙染,兼顧食品安全與家禽的生物安全性。寶奇生技為開拓多元通路,將雞蛋賣進藥局。寶奇生技副總經理李金燕表示,由於寶奇的機能蛋含有高量營養素,因此推廣時著重於機能蛋跟保健產品的連結,除了將生產資訊透明化,更提出公正第三方檢測的營養分析報告,從營養學角度說服消費者機能蛋的好處。

成立「好蛋大聯盟」
以契作方式與小農共創永續發展

黃志博指出,由於動保意識普及,通路會因為消費者重視動物福利,要求養殖業者改善養雞的方式。黃志博因此提出「好蛋大聯盟」平臺的構想,希望幫助小農建立自有品牌,讓小農的努力被更多消費者看見。「好蛋大聯盟」利用響應式網頁技術,讓消費者看到透明的資訊,同時享受客製化服務。消費者也可藉由通訊軟體「雞蛋管家」訂閱制服務,選擇出貨的時間以及查詢檢驗報告。

寶奇生技參照紐西蘭奇異果合作社模式,讓小農可以加入成為股東,朝永續經營發展。寶奇原本與小農以契作方式配合,現在小農可以用雞蛋貨款換取公司股份,從買賣關係變成夥伴關係。寶奇生技目前與 13 家養雞場合作,未來還會擴大合作範圍,與更多小農創造共好的蛋雞產業。

寶奇生技目前每月銷售 70 多萬顆機能蛋,已達損益兩平,並且於 2021 年底達到單月出貨 100萬顆的目標。除此之外,進入 COVID-19 後疫情時代,更多消費者在家料理餐食,社區及公司團購量明顯起飛,目前寶奇生技也已經開始整合魚、肉、蛋、奶、豆等業者,共同成立「蛋白質聯盟」,期待透過異業結盟,創造更多的商機。

數位轉型策略 寶奇生技投入模組化智慧雞舍管理

本案例數位轉型3階段

●找到痛點:
白色蛋雞容易飼養,大型蛋商較易規模化經營,導致白色雞蛋市場競爭激烈。

●數位工具:
協助傳統養雞場將基礎設施科技化及自動化,並透過通訊軟體「雞蛋管家」訂閱制服務,讓消費者選擇出貨時間以及查詢檢驗報告。

●轉型成果:
推動傳統雞舍轉型,改善養殖環境及技術,幫助業者提升管理能力;並透過網路及通訊軟體平臺達到資訊透明化。已於 2021年底達到單月出貨 100 萬顆的目標。

關注我們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with an asterisk(*)

By submitting your email address,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the Privacy Statement and that you consent to our processing dat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vacy Statement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transfers). If you change your mind at any time about wishing to receive the information from us, you can send us an email message using the Contact Us page.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