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田間管理系統 老茶莊用科技力種好茶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 指導

傳統茶園的經營方式,都是由茶農依循個人經驗,缺乏生產管理的準則,在農業缺工與氣候變遷的衝擊下,現有的人力無法因應繁重農務,如何提升田間管理的效益,並確保茶葉的生產品質,成為傳統茶園的最大課題。

「天然茶莊」創辦人蔡旭志於2017年時,透過茶業改良場的課程,學習智慧農業相關知識,並得知物聯網技術及數據的分析應用,對於茶園管理大有幫助,因此開始尋找合適的智慧管理系統。

多方評估之後,蔡旭志選擇與理念一致的科技業者合作,於2020年導入物聯網設備,將天然茶莊轉型成為智慧農場。

天然茶莊在田間建置的「微氣象站」和「土壤感測器」等監測工具,可針對太陽光、氣溫、溫度、水量、土壤來蒐集數據,分析出最適合茶樹生長的環境條件,藉此建立一套茶樹的生長管理標準,幫助農友判斷耕種、灌溉、施肥及採收的最佳時機。

除此之外,物聯網系統串聯了噴灌設備的遠端控制系統,以及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一旦出現不利於茶樹生長的因素,如溫度過高、土壤含水量不足時,茶農將收到來自系統的警示通知,藉此採取對應的行動。

舉例來說,夏天豔陽高照,以致茶園的溫度過高,透過逆境警示系統,即可掌握茶葉生產期間高溫警示的次數,以此判斷對茶葉生長的影響,並進一步採取因應的方式,例如增加晚上的灌溉次數,或搭配草生栽培以降低土壤的溫度。

天然茶莊架設物聯網設備之後,先是遇上旱災,接著又經歷連續四個月的雨季,透過澆灌補水即可解決乾旱的問題,但在連月低溫、潮溼、多雨的環境中,茶樹容易出現病蟲害,不易控制。蔡旭志指出,過往只能憑經驗判斷病變的原因,導入智慧管理系統之後,透過數據的蒐集分析,終於得知在特定的溼度、溫度、雨量和下雨天數等環境條件共同作用下,導致茶樹出現病蟲害,未來便可根據相關環境數據,注意茶樹的生長狀況,及早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

結合遠端監控與自動澆灌系統
達到省水、省時又省力

澆灌作業也是田間管理的重點之一,白天陽光照射葉面水珠造成聚焦效果,容易晒傷茶葉;而在傍晚時澆水,此時土壤溫度仍高,水氣蒸騰,將會形成高溫潮溼的環境,容易引發病蟲害。以往茶農都是憑經驗判斷澆灌的時機,而且必須調派人力,親自到田間澆水,如今在氣候驟變和缺工的影響下,此種傳統耕種模式面臨極大考驗。

為了更有效率地進行澆灌作業,天然茶莊根據監測取得的數據,將土壤溫度控制在24度至25度,並設定於凌晨一點或兩點自動開啟澆灌系統,讓茶葉在最佳環境條件下吸收水分,並搭配遠端監視系統,即時監看澆灌的情況。此外,也可利用物聯網蒐集的數據,精確計算澆灌的水量,達到節水的成效。

天然茶莊導入物聯網設備後,茶農無須依賴模稜兩可的經驗判斷,也免去披星戴月巡田澆水的辛勞,不但省下30%-40%的勞力成本,產能更大幅提升,茶菁單位面積產量在一年內增加了50%。

目前天然茶莊的田間管理模式,是由茶農根據系統的數據資料結合個人的農務經驗來運作,為「智慧科技」與「傳統經驗」互相印證的成果。蔡旭志指出,農業生產若能配合數據的累積、蒐集及應用,建立準確的參數,未來將可交由AI判讀數據,進行自動化與最佳化的澆灌作業。

區塊鏈技術結合生產管理資訊
建立茶葉完整產銷履歷

採取「六級化產業」經營模式的天然茶莊,包辦「一級生產」、「二級加工製造」及「三級的銷售服務」,串起由產到銷各個環節。蔡旭志表示,導入智慧管理系統的目的,便是盡可能提升農業的價值,因此除了將物聯網技術導入茶園的生產管理,也將蒐集來的數據資訊應用於產品銷售。

天然茶莊利用區塊鏈技術不可竄改、變造的優點,結合詳實的生產管理資訊,為每批茶葉建立完整的產銷履歷,不但有助於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也能提升天然茶莊的品牌價值。目前區塊鏈相關系統已建置完成,預計2022年第一批春茶上市時,消費者就能透過區塊鏈產銷履歷,查看茶葉在45天至50天生產期程內的文書紀錄,還可觀看從萌芽到採收的縮時攝影。

天然茶莊的品牌價值之一,便是將祖父輩採茶、製茶的手藝復刻在一杯茶裡,如今透過智慧科技,消費者還能讀到茶葉中的訊息,得知哪些風土條件造就了手中熱茶的滋味。

天然茶莊的茶園規模約一甲地,為了建置物聯網設備,斥資高額成本,在多數人眼中不符合效益,但蔡旭志希望藉由一方茶園的產值,印證農業數位轉型及智慧科技應用的成果,未來,還能將這套智慧管理系統應用在其他茶園,讓小農們串聯起來,形成更具規模及經濟效益的茶葉產區。

 

數位轉型策略 天然茶莊智慧監測遠端灌溉系統帶來省力、省時、省水的效果

本案例數位轉型3階段

●找到痛點:
農業缺工導致人力不足,澆灌作業不易掌握,容易導致茶葉曬傷或病蟲害。

●數位工具:
架設「土壤感測器」等監測工具;透過物聯網串聯遠端監控與自動澆灌系統;使用區塊鏈技術,建立產銷履歷。

●轉型成果:
透過數位管理工具,省下30%-40%的勞力成本,茶菁單位面積產量在一年內增加了50%。

關注我們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with an asterisk(*)

By submitting your email address,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the Privacy Statement and that you consent to our processing dat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vacy Statement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transfers). If you change your mind at any time about wishing to receive the information from us, you can send us an email message using the Contact Us page.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