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於2020年10月13日發布了最新一期的《2020年10月全球金融穩定報告》(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 October 2020),本報告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全球的金融脆弱性持續增加,展望未來,各國須透過政策的支持來維持經濟復甦的力道。
資誠企業管理顧問公司金融產業服務董事陳念平根據此報告整理以下重點:
陳念平認為,在不確定環境下,全球都非常關注如何逐步重啟經濟,以及新冠肺炎下的金融改革計劃。因應全球疫情持續發展,入冬之後可能再擴散的潛在危機,使得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不足,加上貿易戰爭與台幣升值,對於我國以出口為主或持有海外資產的產業將有比較大的影響,須注意流動性不足而產生之風險增加與資產減損。所幸各國政府持續寬鬆貨幣政策與振興經濟措施,支持紓困放款使授信資產評估不必然預期信用風險增加,並鼓勵銀行對於企業及民眾辦理紓困貸款以重啓經濟。
陳念平指出,我國銀行業將於2023年適用的新資本(Basel)監管要求以接軌國際,全體銀行除了資本分類與風險權數計算方式的改變,如:銀行簿與交易簿別的分類(FRTP)、不動產暴險計提(LTV)方式、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對手信用評價調整(CVA)的計算方法、合格結算交易對手(SACCR)的判斷與重置成本和未來潛在暴險的計算,以及國內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逐年增提資本,將提升整體風險管理能力,更有效評估風險性資產的變化與資本緩衝配置。
陳念平認為,董事會應形成風險管理文化與意識,並建立由策略到營運的整體化分析評估體系。站在金控的角度,以企業風險管理架構提供策略視角的思考模式,並針對企業痛點及發展方向,制定策略性營運方針,減少系統性風險以創造金融業永績發展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