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資誠科技論壇 聚焦製造新趨勢

2017-04-26 經濟日報 康堃皇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及資誠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及台大EMBA校友基金會協辦的「2017玉山資誠科技論壇─全球製造新趨勢與新競爭」於昨(25)日舉行,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常務監事張明輝表示,川普保護主義興起,美國製造再現,日本、歐洲跟進,中國等新經濟勢力逼近,企業接班問題嚴重,台商正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來自工業4.0引起產業新衝擊與變化,讓人無法忽略全球經濟情勢產生的新競爭,這正衝擊台灣傳統的競爭優勢,產業競爭的黑天鵝也愈來愈多。

台灣製造業需放下傳統思維 以客戶為中心、創造解決方案

資誠企管顧問公司副董事長劉鏡清指出,企業競爭力的強弱若分成十個等級,台灣製造成本方面的優勢已經被新興市場取代,而近年以他對台灣科技業的觀察,過去靠著產品與技術研發取得的1至2年領先期也不斷縮短,中國的科技業研發能量正急起直追,對台灣造成威脅。

劉鏡清認為,台灣許多企業常有錯誤的觀念,認為工業4.0是生產自動化或智慧化,其實不然。工業4.0是從銷售段出發,到研發、生產、供應鏈的全智慧化轉型,我們現除了觀念的問題外,對外界的競爭與壓力也了解得太少。台灣長年所累積的研發優勢,在下一波全球創新的價值網絡內,仍然是與競爭者拼搏的重要本錢。不過他提醒,台灣產業在思考未來發展策略時,必須要對局勢看得清、看得遠、看得深,不論追求發展或者轉型,必須要懂得利用自身的優勢,往更具競爭力的方向移動,特別是必須放下製造業的傳統思維。

劉鏡清說,市場和科技不斷在變化、進步,台灣企業必須放下做產品的思維,從以客戶為中心、創造解決方案的角度來提升競爭力,而解決方案必然會來自不同產業領域的跨界合作,且發展的目標應該思考跳脫供應鏈,改為進入全球創新的價值網絡。另外,台灣企業除了透過強化技術開發的領先,需以創新的價值網絡為目標外,也應該透過策略聯盟建立優勢,取得供應鏈中的主宰性地位,並進一步深化經營多年來的客戶關係。

兩岸製造業合作  擴大產業生態圈

長期協助製造業成長策略的PwC Consulting中國合夥人夷萍觀察,台灣製造業的競爭優勢包括產品附加價值率逐年提升、較輕的稅務負擔、具備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力、品質優良的基礎建設、為自由貿易港的一環,以及強勁的製造集群。不過,台灣製造業卻也面臨許多挑戰,包括製造版圖重新洗牌、生產模式無法跟上市場快速變化、出口高度依賴少數市場、人口出現衰退及缺工問題惡化等。

夷萍建議,台灣製造業應從人才、資金、政策方面加強支持力度,以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加快向知識密集型製造的轉型升級。此外,大陸與台灣兩岸製造業可在三大方面合作:一、科研合作:共同研發關鍵及先進的製造技術。二、產業生態圈:利用大陸產業集群及上下游生態圈打開市場。三、生產外移、智慧製造:在區域經濟驅動下,與智慧製造重點省市合作,享受政策紅利,同時合作提升生產運營效率及智慧製造水準。

川普推美國製造 台供應鏈應重新審視營運架構

PwC Consulting美國合夥人Scott Constance表示,比起10年前,台灣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較低。台灣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中,以電子產品為最大宗且成長速度最快,2015年出口值約1160億美元,過去10年(2005-2015)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6%。但該年電子產品出口至美國的比重,從2005年前的15%降到2015年的9%,顯示美國貿易政策的改變,對台灣電子業的風險已經有所減緩。

然而,Scott Constance指出,美國稅改及移民政策的改變,對於製造業的供應鏈將產生衝擊。他認為,以海外市場為主的製造業正規畫將產品轉移到有成長潛力且沒有報復性進口關稅的市場。由於美國進口稅可能提高,對於在美國以外地區生產而主要在美國銷售的產品,某些製造業已開始建立一個選項:以低成本或零成本的方式來提高產品在美國產生的附加價值。

Scott Constance觀察,在美國市場為「純進口商」的製造業,正在美國尋找零件和半成品的第二個來源選擇,由於成本考量,這些零件和半成品來源大多會以境外方式設立,如果美國將課徵邊境調整稅,上述方式將是一個低成本的選項。他建議,未來台灣供應鏈廠商若須赴美設廠,可能有重大的資本支出,宜考量要以獨資、合資、或是股份有限等方式進美國設廠,而台灣製造業也應重新審視公司及營運架構,以因應「美國製造」政策帶來的影響。

以數據分析理解客戶需求  工業4.0致勝關鍵 

另外,來自德國的Strategy& 德國副總裁GerHard Nowak博士分享PwC全球調查中,26個國家超過2000家企業對工業4.0的不同看法與做法。根據2016全球工業4.0調查報告,在未來5年,工業4.0將為降低4210億美元的成本,並增加4930億美元的營收,也就是說,工業4.0將重新塑全球造製造業的生態,帶來徹底的轉變。

至2020年,全球工業產品公司每年將在工業4.0投入9070億美元,主要投資方向在數位科技(例如感應器和連接器)、軟體及應用(例如製造執行系統MES)。另外,企業也將投資在人才訓練及組織變革。逾半數的受訪者表示其對工業4.0的投資佔年營收5%左右,且有信心將在2年內獲得回報。

GerHard Nowak強調,客戶將成為供應鏈變革、產品及服務變革的中心。許多受訪者表示將透過「數據分析」來理解客戶需求,企業的產品、系統和服務將以客戶需求進行客製化。企業若能搶先一步建立成功的工業平台,將擁有很大的競爭優勢。最終,企業必須和終端消費者建立關係,因為終端消費者才是需求的驅動者;或是至少企業要整合工業平台,以更有效地接近終端消費者。

Contact us

楊 証凱

媒體聯絡人, PwC Taiwan

Tel: +886 2 27296666, x26610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