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錢防制法看過來/推動無現金社會要有誘因

2017-02-14 經濟日報 吳苡辰

在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下,國際朝向「無現金社會」型態前進已形成趨勢,在政府去年12月甫修正通過「洗錢防制法」,以及積極推動電子支付的態勢下,台灣未來是否可望走向「無現金社會」?金融業者指出,雖然短期內不易,但勢必將朝此趨勢邁進。

傳統社會市場交付模式,主要以現鈔與硬幣為主,隨著支付工具的進步,開始出現信用卡、電子錢包等支付工具,在「無現金社會」的模式裡,則以電子或塑膠貨幣取代現金,作為交易支付工具。

「無現金社會」不再或極少以現金交易,除了可減少現金遭盜竊搶奪的風險外,也可有效降低以「現金交易」的犯罪行為,並提升不肖集團洗錢困難度,增加社會穩定度,此外,包含降低製作與維護實體貨幣的成本、金流透明等都是「無現金社會」的優點。

不過「無現金社會」並非全然沒有缺點,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及金融法律服務負責人梁鴻烈表示,除有仰賴電子與塑膠貨幣引發的資安疑慮外,最首當衝的問題,即是「無現金社會」下,每筆交易,都將留下軌跡,透明詳盡的金流,也衝擊使用者的個資與隱私權利。

大型民營行庫主管認為,「無現金社會」雖有助增加洗錢困難度,由於在無現金的狀況下,這類的犯罪行為特別容易被發現,但儘管如此,要完全防範現金犯罪並不容易。

走向「無現金社會」已是國際趨勢,台灣其實也已開始朝此方向邁進,不論是信用卡或電子支付都屬於新型態交付工具,不過要推動台灣朝「無現金社會」的方向快速前進,該大型民營行庫主管表示,主管機關應設立相關的利多政策,才有助業者積極推動。

韓國為鼓勵刷卡取代現金,對個人及商店提供稅制上的優惠,以「減稅誘因」來吸引商家設立方便刷卡的環境,也提高消費者刷卡意願;而印度為推動總理莫迪提出的「無現金社會」構想,也已計畫利用減稅,來鼓勵企業主等以支票或轉帳方式支付員工薪資。

而台灣由於民眾對於電子支付工具的不信任,加上小型攤商多,難免擔憂使用非現金貨幣交易後,恐因留下交易紀錄,增加未來的稅賦壓力,更加增添達成「無現金社會」的困難度,若政府未能提出有效誘因,台灣在發展「無現金社會」的道路上,恐將窒礙難行。

央行官員認為,「無現金社會」雖可減少社會資源與現鈔的製作維護成本,但在現實生活中難以達成,即便在北歐也沒有一個國家達成真正的「無現金社會」,尤其台灣過年習慣包紅包,民眾在交易中仍習慣使用現鈔。

Contact us

楊 証凱

媒體聯絡人, PwC Taiwan

Tel: +886 2 27296666, x26610

關注我們